小腿假肢截肢者的训练方法
发表时间:2019-03-27 文章来源:北京瑞祺祥康复辅具中心 浏览量:
小腿截肢者,应以增强膝关节的屈伸肌、尤其是伸肌(股四头肌)的肌力为主,以使穿用假肢后迈步有力。大腿截肢者,因为残肢有外展趋势,必须克服,应早期开始做截肢侧髋关节柔和的被动运动(以后伸、内收为主)。术后六天开始主动伸髋练习;术后二周,若残肢愈合良好,开始主动内收训练。另外,增强髋关节的伸展肌(臂大肌)也极为重要,因为它起到控制膝关节稳定的作用。
当穿戴假肢步行足跟着地时,髋关节后伸的力越大,假肢的膝关节就越稳定,不易膝猝屈(打软腿)跌倒。还有,对侧向稳定性影响很大的髋关节外展肌的训练。髋关节离断时,因为髋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失去作用,安装假肢后主要靠腰部及骨盆带动假肢步行,因此,为加强腰部骨盆的活动能力,扩大骨盆腰椎的活动范围,要进行腹背肌和髂腰肌的锻炼。
如图示,为下肢截肢者进行残肢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。


(1)躯干肌训练
由于长期卧床后,以及高龄患者,其躯干肌肌力的减退十分显著,为获得假肢步行的耐力及保持良好的步态,增强躯干肌肌力十分重要。应以腹背肌的训练为主,并辅以躯干的回旋、侧向移动及骨盆提举等动作。一般说来,经过二周的训练,其腹肌可达仰卧起坐50次。


(2)健侧腿的训练
这一训练,对于增进持续步行及平衡极为重要。具体而言,可进行如图所示的运动训练。


①健腿站立训练:下肢截肢后,其残侧的骨盆大多向下倾斜,致使脊柱侧弯,往往初装假肢时总感到假肢侧较长。为此,需在镜前做站立训练,主要着眼于矫正姿势,并以在无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站立10分钟为目标。
②连续单腿跳:对于一侧下肢截肢的患者,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单腿跳的动作(如夜间入厕),但截肢后经长期卧床,有不少患者是难以进行单腿跳的。再者,增强健侧腿的肌力,获得健侧腿支撑的平衡感和稳定性,对于穿戴假肢步行也是很重要的。训练中,为避免单调枯燥,若以排球、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方式进行,则收效更好。
③站立位的膝关节屈伸运动:这是对于上下台阶时的稳定性及转换姿势等都十分有用的一种训练。目标是至少能连续屈伸膝关节10-15次。开始时难以不靠支撑来做,但经三周左右的训练后,-般可以达到做30-70次的程度。也可以采取大腿半弓弯,每次保持数秒钟,作为辅助训练。

上一篇:常见的残肢并发症怎样进行理疗 下一篇:单侧小腿截肢者的训练方法